支撐桿防腐處理后的效果檢測需通過多維度技術手段綜合評估,確保其耐久性和防護性能符合工程要求。以下是主要檢測方法及實施要點:
1. 目視與涂層完整性檢測
采用放大鏡或工業(yè)內窺鏡檢查防腐層表面是否均勻、無氣泡、裂紋及脫落現象。重點核查焊縫、棱角等易腐蝕部位是否存在漏涂。同時使用劃格法(ASTM D3359)測試涂層附著力,在網格劃痕處用膠帶剝離后評估脫落面積,附著力等級需達到2級(脫落≤15%)以上。
2. 防腐層厚度測量
使用磁性測厚儀(ISO 2178)或超聲波測厚儀(ISO 2808)進行多點檢測,鍍鋅層厚度應≥85μm(GB/T 13912),油漆涂層需滿足干膜總厚度≥200μm(ISO 12944 C4環(huán)境)。特別注意支撐桿端部、連接處等薄弱區(qū)域需進行加密檢測。
3. 電化學性能測試
通過開路電位監(jiān)測(ASTM C876)評估金屬基體的極化狀態(tài),電位值需>-0.85V(vs Cu/CuSO4)以確認鈍化膜完整性。電化學阻抗譜(EIS)可量化涂層電阻值,涂層阻抗應>1×10^9 Ω·cm2。
4. 加速腐蝕試驗
(1)鹽霧試驗:按GB/T 10125進行中性鹽霧測試,500小時后涂層應無紅銹,劃痕處單邊腐蝕擴展<2mm。
(2)循環(huán)腐蝕試驗:模擬濕熱-干燥-鹽霧交替環(huán)境(ASTM D5894),3個周期(72小時/周期)后基體腐蝕面積<5%。
5. 現場無損檢測
使用電位梯度法(DCVG)檢測涂層破損點,配合密間隔電位測量(CIPS)評估陰極保護有效性。紅外熱成像可發(fā)現涂層下隱藏的剝離區(qū)域,溫差>3℃需重點核查。
檢測周期應結合環(huán)境等級確定:工業(yè)區(qū)每年檢測1次,沿海地區(qū)每半年檢測1次,重大腐蝕事件后需進行專項檢測。檢測數據需建立數字化檔案,運用大數據分析預測涂層剩余壽命,為維護決策提供依據。